家电维修新规难阻行业乱象(2)
摘要:8月1日,商务部颁布的《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》正式施行,要求明确维修企业的上岗工人都要经过资质培训,不得虚列、夸大、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,明示服务项目和所有维修项目、家电配件的收费标准等诸多内容。
消费者应如何增强家电维修意识
第一,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,最好是买品牌的家电,除注意查看家电本身的质量外,还要注意查看该品牌的售后服务,免费三包多少年,三包期外维修服务的零配件价格和上门服务费用。并且如果你的家电在“三包”有效期内出现故障,一定要到品牌定点维修中心进行维修。
第二,维修尽量去有正规店面的维修点,这样的维修点相对比较重视商业信誉,其维修服务质量更靠谱,即使出现问题,也能找到维权对象。此外在三包期外选择售后服务点前,应查看该服务点是否手续齐全,维修人员是否有上岗证,零配件价格是不是虚高标价,替换零件是不是旧零件,是不是存在小故障大问题情况。
第三,要注意保留维修凭据,留下维权依据。在维修的时候,不管是更换零件,还是做普通的维护,消费者都应尽量在旁边监督,防止工人故意弄坏零件。维修以后,还应要求其填写维修单,包括服务的内容、收费标准、日期和责任期限等。若是维修之后短期内再出现同样的问题,消费者就可据此要求其进行免费维修,并依法维权。
消费者在选择家电维修时,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维修服务机构去维修,这样才有保障,所以家电维修,应该找生产厂家或销售部门公布的品牌维修服务点,由他们提供维修服务,这样才会修的满意、修的放心,而我们的家电维修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。
声明:新浪网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标签:
热门资讯排行
- 资讯专区
- 图片专区
- 品牌专区